車輛中心技轉智慧電動小巴落地量產,Level 4 AI技術突破地形環境,黑科技再升級

智駕浪潮席捲電動車市場,車輛研究測試中心(簡稱ARTC、車輛中心)自主研發的MIT智慧電動小巴持續升級,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科技專案的支持下,於10月12-14日「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(TIE)」創新領航館-解密科技寶藏專區,展出MIT自主研發 Lv4 智慧電動小巴,整合最新智駕黑科技,彙集MIT車輛實力。

車輛中心董事長王正健特別指出,車輛中心與產業夥伴合作開發的第一台MIT自駕電動小巴WinBus,透過無人載具沙盒計畫,先後提供鹿港的觀光接駁及活動體驗服務,其技術成果獲得六和機械肯定,挹注2億元推動和緯車輛,經過三年的技術合作與設計研發,推出量產的線控底盤與自主電芯的電動小巴,搭載ARTC研發的智慧駕駛系統。此先進智慧駕駛關鍵技術,使車輛運行表現可突破地形環境的限制、森林樹蔭的訊號遮蔽,其車型輕巧便利可深入偏鄉地區,節能運輸的優勢,適用鄉鎮間的短程運輸、觀光景點的遊園接駁,亦可因應高齡化社會提供接送服務,穩定優質的智慧駕駛,帶動台灣觀光與交通運輸經濟效益,同時也達到淨零減碳與生態永續的多重價值。

artc 231013 1 W1110和緯車輛翁國樑總經理說明,在技術司科技專案的支持下,智慧小巴匯聚MIT產業鏈的技術,為了將小型巴士量產,須留意相對應的法規,並在有限的空間內,爭取最大的利用價值,經過兩年多的統籌開發,不止完成小巴底盤還有線控轉向及線控煞車,以及車輛中心的自駕技術支援,順利完成Level 4智慧電動小巴,並將其邁向量產化。

在技術層面上,MIT自駕系統整合有先進的感知融合,擁有AI技術提供高精度辨識多元類別,在森林遊樂區裡可能出現的小型動物、孩童及行人、小客車等皆可感測辨識,並在綠意盎然的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裡暢行,駕駛員甚至能放開雙手、僅依賴系統運作,即可克服上下坡的道路,以及林蔭茂密造成的訊號阻擋狀況,完成搭載旅客進出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售票口、觀海樓與遊客中心。

artc 231013 3 W1110再者,由車輛中心研發的自駕定位技術,突破慣用的衛星基站(RTK)系統,全程採用圖資定位(SLAM)技術,使自駕車輛行駛更穩定,考量園區遊客眾多,亦搭載緊急煞車系統,且監控運行場域四周行車環境,方可完成車輛自動駕駛與定點接駁服務;尤其在開發期間使用的實驗平台車,從底盤結構、電能系統、電控系統、懸吊研改等,匯集國內車輛產業能量,成功完成MIT一條龍國產的智慧電動巴士,展現車輛中心研測驗證的堅強實力。